这几天,眼角瞥见“冯小宁海安明盛畜禽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中国最好的导演”这类标题,心里立马犯起了嘀咕:冯小宁咋就成了中国最好的导演啦?
要说历史,吴永刚在《神女》里展现的母爱特别细腻,蔡楚生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以及史东山的《八千里路云和月》风格相当大气。
沈西苓《十字街头》里大学生的那份坚定和情感,郑君里《乌鸦与麻雀》中老百姓的命运及抗争,等等,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黑白影片,随便拿出一部都能称得上是“最好”的。
看看当下,张艺谋在商业的影响下,这位曾经给中国电影争得荣耀的电影人被一波接一波的指责谩骂包围,不过我可忘不了激情澎湃的《红高粱》;
还有像贾樟柯这样在恶劣环境中依旧坚守艺术操守的人。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影”,都完全有理由被赞美,甚至被说成是“最好”的。
有人觉得《黄河绝恋》是最棒的一部。但实际上《黄河绝恋》就是对《红河谷》的一次很蠢的模仿,汉藏联合抵抗英国变成了中美联手抗日,“寨主”和“女儿”的关系跟“洋人”和“女儿”的感情没啥两样。
结局都是敌我一块儿完蛋,洋人回想过去的事,这两部影片都容易让观众觉得有种传统的悲壮味道。
《黄河绝恋》曾以中国优秀电影的“身份”去竞争奥斯卡,最后没成功,这倒也算是对这种复制作品的合理“认可”。
也许冯小宁明白光靠反复翻炒旧题材是没法获得艺术方面的认可的,于是,在“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紫日》里,他改变创作想法,从中、日、俄三个不同身份的人的角度来观察。
一个是从屠杀中九死一生逃过一劫的中国农民,一个是在战斗里走散了的苏联女兵,还有一个是被军国主义思想深深荼毒的日本少女,这三人在东北森林里求生存的历程。
导演对战争、和平、人性、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思索。跟他之前的作品相比,《紫日》对于冯小宁来说,最大的成果在于从小角度去探讨大道理。
所谓的“三部曲”,是好多电影人搞创作时追求的常见理念。冯小宁的“战争三部曲”虽然有一样的表现主题,还以三种不同颜色来取名,有一定的象征意味。
但因为年代不同、对象不同、故事不同,“三部曲”就空有其名,根本没起到整体的作用。这就是说,看其中一部和看两部没啥大差别。
反过来,咱们瞅瞅那些能在影史上一直留名的“三部曲”,很容易就晓得,它们彼此的联系可紧密啦。像科波拉的“《教父》三部曲”,讲的就是一个黑帮家族的兴衰过程。
杰克逊的“《指环王》三部曲”,展现的是一场中世纪有关正义和邪恶争斗的魔幻史诗;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红白蓝》三部曲”,通过三个不一样的故事探讨了当代人关于自由、平等以及博爱的爱情话题。
导演厉害就厉害在,《红》的结尾把三部影片给连起来了,形成了对现代人情感的整体琢磨。要是没有一条必然又有效的线索把系列电影连一块儿,那系列电影的整体价值可就差老多了。
在“战争三部曲”结束以后,2002 年冯小宁执导了“民族英雄史诗片”《嘎达梅林》,讲的是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为守护草原跟百姓而带领众人抗争的事儿。看完这部片子,最先冒出来的两个词就是“唯美”和“悲情”。
影片的镜头画面很是精心,那广阔的草原,弹琴的老汉,夕阳的余晖,飞奔的骏马,都充满了东方想象的美。英勇拼杀牺牲的义士有着英雄一去不回的悲壮。然而,对英雄来说,光是悲壮可不行。
从甘心赴死到领着民众进行反抗,这部影片根本没做好基本的过渡,也就缺乏对为何反抗的深入思考。所以,当英雄牺牲的时候,我压根体会不到像《勇敢的心》里华莱士喊“Freedom”那种主旨,不得不说,英雄没给咱们留下英雄的思想。
要是说冯小宁的电影一点儿可取之处都没有,那可太不客观啦。很显然,冯氏电影都打着主旋律的旗号,创作的时候遵循着一个基本精神:中华民族是个靠炮火和淫威根本征服不了的伟大民族。
都在表达同一个想法:痛恨侵略,盼望和平,期待爱情。但是,创作的方向取代不了电影真正达到的艺术水准,冯氏电影缺乏经典影片应有的深度。他对战争进行反思,却不如《钢琴师》深刻;
对于外敌的愤恨,不像《火烧圆明园》那般强烈;他的片子,同样没有一个个活灵活现、能让观众记住的人物形象。
另外,要是统起来看冯小宁的影片,很容易就能察觉,他老是在重复自己:像那种独白式的回忆故事,镜头老是闪回着去回忆,战争场面都是爆破式的,偏爱洋人角色,还过度运用黄河、长城这些中华的锦绣河山。
【《举起手来》:冯小宁向世俗彻底投降】
要这么说,冯小宁之前的影片创作倾向是很严肃的,还富有传统革命精神,可《举起手来》纯粹就是嘻嘻哈哈、媚俗的,质量特低还粗糙,完全是部虚头巴脑、假模假式、空洞无物的片子。
《举起手来》这故事特别简单,讲的是一群村民为守护国家佛像文物跟日本鬼子斗智斗勇,最后和游击队一块把日本鬼子全部消灭了。就这么个简单情节,用的却是能让人晕乎的叙事方式:讲述回忆。
影片一开始“我姥姥的故事”,就让我不由得想起《红高粱》里“我爷爷的故事”,再想到冯氏以往影片的叙事,我就怀疑这种小孩子般讲述的叙事方式是不是他仅有的表达方式。
高山峻岭的画面跟以前没啥区别,就是在“显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一些小细节方面,导演又用了老一套,让儿童成为抗战英雄,就像《红河谷》和《黄河绝恋》那样。
这影片在人物刻画上啥都没有,纯粹靠特别明显的脸谱化以及不切实际的服装造型来忽悠观众。在片中,郭达演的那个老汉,根本看不出中国山村百姓的淳朴劲儿,就只是通过对白来制造“笑”的效果。
刘薇演的“我姥姥”,没啥抗战青年该有的感情投入,平淡得跟白开水似的。咱们中国的抗战老电影,塑造了好些经典的日本鬼子形象。
比如说,像《平原游击队》里的松井,《地道战》里的山田,《小兵张嘎》里的龟田之类的。这些角色,一边展现出日本侵略者的野蛮、凶残、伪善,一边对剧情的推进以及正面人物的描绘起到了衬托作用。
《举起手来》根本不管电影起码的“游戏规则”,反着来,不是根据剧情需要,而是围绕演员来设计角色。
潘长江演的那个痴呆日本兵,跟故事都没啥关系,纯粹是靠着潘长江自己的喜剧天赋来逗人笑,结果这人物就成了完全没“人性”的搞笑“工具”,这不得不说是这部影片最大的毛病。
至于冯氏常用的演员胡晓光、李鸣扮演的日本鬼子和汉奸,完全是凭想象对日本人进行的愚蠢式丑化。
另外啊,这影片用的搞笑法子特别幼稚,像毛驴蹬人、人骑猪跑、蚂蚱扣扳机这类的,虽说能把观众逗笑,可太脱离实际,这也是影片的一个大毛病。
引不起观众的理性共情,也进不了艺术的“大雅之堂”。冯小宁在他的影片里,就喜欢搞大场面的设计和显摆,像《举起手来》一开始,就有飞机轰炸、火车脱轨这种“大场面”。
大场面得靠特效来打造。咱们在看过《世界大战》《指环王》这类特效大片以后,再瞧瞧《举起手来》的特效,不得不说,这一回冯小宁还是在特效运用方面栽了跟头。
没有那种震耳欲聋的爆炸场景,也没多少弹爆人飞的情况,明眼人一看就晓得那是假人,一架架质量很差的飞机模型在空中轻飘飘地转着。
喜剧色彩的战争片有挺多,不过能被人们认可的,都是能给人带来启示和思考的。比如台湾金马的最佳影片《稻草人》。
这是一部讲述日本统治时期一群老实、心善的老百姓一系列生活趣事的电影。影片聚焦村民向日军上交从天而降且没爆炸的炸弹的经过,不管是配乐等细节还是整个故事,都有着很浓的喜剧味道。
当然,不能少了贝贝尼演绎的《美丽人生》,那可是“从天堂到地狱”的故事,能让人笑到差点落泪,这样的故事永远都是经典,光芒不会消失。
和上面那些有关战争的喜剧电影一对比,《举起手来》就只剩搞笑这一个用处了,啥艺术意义都没有。可能有人会替中国影人发愁,然后说:这是冯小宁的转型尝试,导演就是想让观众乐一乐,你着啥急?
对于导演的尝试和转型,我向来不排斥,态度甚至还挺包容。一个导演能力有高有低,就算转型没成功,只要态度端正认真,咱们就针对作品而非人去批评。
要是问题出在创作态度这块,那导演肯定脱不了干系。从讨论冯小宁以往的作品能知道,他驾驭能力不算强,但一直努力在拍戏。他的影片有艺术品质,只是深度不够。《举起手来》连最起码的拍片态度都没了。
冯小宁的沉沦让我想起了曾经备受期待的张元。这位老兄凭借《过年回家》拿下了第 46 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在“第六代”里,他个人的声望能跟“第五代”相抗衡。
不过就最近的作品而言,张元走上了一条没法回头的“堕落”道路。1990 年的《妈妈》,把镜头聚焦在被丈夫抛弃、独自抚养残疾儿子的年轻母亲身上,于平淡里展现出一段让人落泪的感人情节;
1991 年的《北京杂种》,通过三个故事的零碎片段,呈现出一群“北京杂种”的实际生活还有他们平日里的言语;1996 年的《东宫西宫》,走进了同性恋的领域,表达了对于社会中个体的性取向、性别身份以及人性善恶的思索。
2001 年的《我爱你》展现当代都市青年的情感天地,其先锋身份的价值取向已不复存在。到 2003 年海安明盛畜禽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绿茶》彻底变成杜可凤摄影下的瞎哼哼,最后跟管虎一样,被淹没在拍电视连续剧的大潮里头。